日本文禄五年(公元1596年)九月初一,金秋时节的伏见城已是草木黄落,随着微风的吹动,满城一片赤黄,在那通往伏见城的道路两旁人群耸动,观者如堵,一排排日军士兵持枪配刀分列左右维持秩序,道路上明朝使节团打起了全副仪仗,一路上鼓乐喧天,端的是威风凛凛。第二天,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有一位学者曾经做过一个比较,把明朝和欧洲当时发生的事情放在一起,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:明朝大概是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七世纪中叶,从1368年到1644年大概276年的时间,恰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。我们在文艺复兴的时间,不是人民把皇帝装进笼子,而是皇帝把人民装进了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明朝在当时是拥有世界最强大舰队的帝国,曾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海洋,但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后被叫停了,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,哥伦布之后有无数的哥伦布出现,郑和之后却再无郑和,这是为什么呢?明朝又何以错失海洋时代呢?历史学家公认,近代世界始于地理大发现,人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在中国古代,皇帝为天下至尊,富有四海,为了把这江山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,所有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子孙满堂,人丁兴旺,为了确保皇帝有子嗣,中国古代的皇帝都广纳嫔妃。周代的制度是:“天子后六宫,三夫人,九嫔,二十七世妇,八十一女御”;在明代,皇后以下则有皇贵妃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特务机构,其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“拱卫司”,后改称“亲军都尉府”,统辖仪鸾司,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,在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,改置锦衣卫。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,锦衣卫主要职能为“掌直驾侍卫、巡查缉捕”,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,特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明朝的情报部门主要就是厂卫机构(厂指东厂、西厂、大内行厂;卫指锦衣卫,合称厂卫),是明朝内廷侦察机构,主要包括锦衣卫、东厂和西厂,明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。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,皇帝的卫队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成立;东厂系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设立于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六部是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各部的总称,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设置吏、户、礼、工、刑、兵六部,与前代相比,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书侍郎各一。胡惟庸案之后,朱元璋废丞相之职,取消中书省,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。每部只设一个尚书,两个侍郎,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,但后来深感不便,于是进行了全面改革。在太祖洪武九年(1376年)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但习惯上仍称“省”,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,府以下有县和属州,各州以下有县,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。明初设置的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据《明史·志第十六》记载:“计明初封略,东起朝鲜,西据吐蕃,南包安南,北距大碛,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,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,自成祖弃大宁,徙东胜,宣宗迁开平於独石,世宗时复弃哈密、河套,则东起辽海,西至嘉峪,南至琼、崖,北抵云、朔,东西万余里,南北万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明朝(公元1368年~1644年,一说亡于1683年)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、下启清朝的朝代,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。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,国号大明,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2015-06-07
2014-10-31
2015-06-02
2016-01-31
2015-05-23
2015-06-03
2015-07-02
2015-09-24
2014-12-18
2015-11-04
2016-01-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