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杜牧这首诗,吟述了当年唐明皇诏令地方,为唐朝贵妃杨玉环飞马进贡她最喜爱食的果品——荔枝的情景。著名诗人张藉在《成都曲》中写道:“锦江近西烟水绿,新雨山头荔枝熟,万里桥边多酒家,游人爱向谁家宿?”描绘了唐初成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早在唐太宗时就曾经讲过:“我贵为天子,可是一般社会人士都宁愿跟门阀世族联姻,却不愿意跟我们皇室结为亲家,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?”唐太宗这点疑惑,一直延续了百余年之久,直到唐宪宗以后,才出现极为少数的士大夫、世家大族愿意与皇室联姻之例子,但也是极其少数。士大夫跟世家大族不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唐宣宗李忱,原名李怡,是唐宪宗第十三子,唐朝第十八位皇帝(不算武周政权),综观唐宣宗五十年人生,他为祖宗基业所做的不懈努力,虽然延缓了大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趋势,但却无法彻底扭转这一大势,他明察沉断,用法无私,从谏如流,重惜官赏,恭谨节俭,惠爱民物,所以,大中之政,直至唐亡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看唐朝的野史,你会发现唐代文人笔下记载了许多聪明睿智女子们的轶闻趣事,这些女子们有的出身于名门望族,有的出身微寒而流落于江湖;有的深明大义且具有远见卓识的睿智眼光,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消灾弥祸;有的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巧妙脱身,避免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,可唐朝的选才标准却有点怪,唐时的《选举志》提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:一曰身,即体貌丰伟;二曰言,即言辞辩正;三曰书,即楷法遒美;四曰判,即文理优长,这四条标准,第一是看长相,第二是看语言表达能力,第三是看书法,第四才是看文章,以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印象,往往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脸谱式概念,简单地认为唐代以肥为美、宋代清雅纤细,但其实古时流行变化的速度并不输今日,甚至三五年便会有所改变。自入宫到退位,武则天一生历经初唐至盛唐近七十年,这一段时间的宫廷服饰,随着整体国力、经济、风气,甚至气候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要明白玄武门为什么会在唐朝前期历次政变中具有决定成败的地位,就必须知道唐代皇宫的规制。在唐朝,都城的皇家宫殿是帝王居住和听政的主要场所,亦即政治权力中枢,所以太极、大明两宫和洛阳宫城的宫殿建筑格局完全一样,都是沿着南北向轴线对称排列,分为外朝、内廷两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在唐朝的近300年里,读与之有关的史籍(新、旧《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-唐纪》等),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,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,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玄武门。第一次政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,是秦王李世民与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唐朝极盛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,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,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(越南河静)、北括玄阙州(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)、西及安息州(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、东临哥勿州(吉林通化)的辽阔疆域,国土面积达1240万平方公里,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。中唐后漠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纵观整个唐朝的历代皇帝中,唐高祖李渊:创世之雄,能识时务;唐太宗李世民:少年英才、文治武功、知人善任;唐高宗李治:有文人气质;武则天:唯一的女皇帝。唐睿宗李旦:无权之人;唐中宗李显:三次让出帝位很会忍;唐玄宗李隆基: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;唐肃宗李亨:……【查看全文】
2020-02-05
2019-12-18
2015-03-08
2015-04-01
2015-06-10
2015-05-27
2015-05-25
2020-08-28
2018-01-21
2018-02-22
2019-12-12